429
浏览铜犴位于金牛街南端盘龙江西岸,原为井宿祠供奉之神——井木犴。井宿祠俗名金牛寺,即今金牛街地名的来历。现寺已不存,仅余铜犴。
铜犴铸于清同治三年(1864)。为坐卧姿态,身长约2.3米,高约1.5米,背上有一眼孔,腹中空,其形似牛而非牛,顶具独角,卧地昂首,欲作斗状。其造型生动,铸工精致,是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。
古人为了观测及日、月、五星的运行,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,称为“二十八宿”。它又平均分为四组,每组七宿。各有动物形象相配,其中井宿属于南方朱雀星象下的第一星宿。井宿八星的形状如同井字,传说与水事相关。
昆明雨量集中,雨季盘龙江经常涨水,势若游龙,淹没土地房屋,古人在盘龙江边建井宿祠,供奉以铜铸井木犴之身像,以镇水怪。传说铜犴身体下有井通盘龙江,涨水时,江水入井,空气从腹往外排,发出嗡鸣,故有“铜牛叫三声,水淹大东门”之说。
2002年10月建设金牛公园迁离原址20米,用青石重建金牛亭。
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信息来源:五华区文化体育局旅游局